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J202308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市农工党:
贵党派在芜湖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我市长江岸线植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整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积极打造“最美长江岸线”,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前,长江芜湖段干流河道更加畅通,岸线面貌明显改善,侵占长江岸线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共同保护好长江岸线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一、科学编制规划,筑牢生态安全格局
(一)加强生态空间管控
为充分发挥规划对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按照“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生态景观带”要求和“宜湿则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从第一重山脊线森林生态修复、堤外滩涂生态修复、堤内可绿化地段绿化提升、沿岸人工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分别规划不同的建设内容及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二)构建多层次生态廊道
为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通性,构建“一带两片多廊道”保护格局,“一带”为沿长江湿地生态保护带,持续开展沿岸绿化造林,保护长江及其岸线的自然生态;“两片”为江北和江南丘陵山水生态涵养片区,增强生态涵养能力;“多廊道”是依托青弋江、青安江、峨溪河、黄浒河等河流及其串联的湖泊水库,建设沟通长江和江南、江北生态涵养片区的生态廊道。
(三)提升重要生态屏障功能
以生态保育为目标,提升南陵西部、繁昌区以及无为市西北和西南山体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构筑芜湖市“西北山水生态屏障”和“西南山水生态屏障”;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和提升,加强生态屏障区天然林保护,完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河湖湿地和河流水系,进一步提高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物监测网络,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稳步提高物种丰富度。
二、加强岸线保护利用,大力推行生态复绿补绿增绿
(一)积极落实“长江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严格控制岸线开发建设,长江岸线整治修复成效显著。人工岸线利用结构逐步优化,港口工业岸线比例逐步下降,促进岸线高效开发利用。持续深化“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7项举措,共清理整治非法占用岸线项目216个,清理释放长江岸线32.3公里,腾出滩涂陆域面积6000亩,做到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累计新增长江岸线造林1.72万亩,陆域自然景观得到提升。
(二)持续推进长江岸线绿色廊道建设。深入开展长江岸线生态修复,不断加强岸线治理和景观提升改造,开展受损湿地和江滩的保护修复,高标准实施一系列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打造长江十里江湾,百里绿廊。建设全长10.4公里、总面积8.12平方公里的“十里江湾”森林生态景观带,重点推进繁昌区长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鸠江区四褐山南侧长江岸线生态整治项目建设。在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水毁部分绿化植被进行提升工程项目中,大量应用香樟、乌桕、河柳、水杉、池杉、枫杨、荻、香蒲等,累计栽植垂柳、落羽杉、乌桕等乔木共计1.3万株,提升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同时注重保护原有的芦苇、莼菜、菰、菱和薹草等自然湿地植物,有力修复并提升了长江岸线植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沿线生态多样性,
(三)保护自然岸线,严格岸线功能分区管控,严禁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岸线,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长江芜湖段自然岸线保有率65.5%,自然岸线保护格局得到维持。结合河道整治等工程推进实施河湖岸线修复,恢复河湖岸线生态功能,深化美丽岸线建设。坚持践行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使用乡土树种,在绿化方案审查阶段,督促设计单位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慎用外来树种。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不断完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三、长江岸线复绿规划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一)植物是长江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一环,代表着长江的生机与活力,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元素于一体,是重要的生态宝库。根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长江岸线普遍以人工林和城市绿化植被为主,天然植被破坏严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仅见野大豆大量分布和部分区域偶见野菱,天然常绿树种种类呈不断下降趋势。
(二)目前长江芜湖段岸线复绿存在过多的人工干预和工程措施问题,人工植被占比极大,植物种类单一,很少用乡土植物,生物多样性较低。人工意杨林是长江岸线芜湖段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取代了原先分布的河柳林、枫杨林和大量自然分布的芦苇、荻、香蒲、菰、薹草群落,严重挤压了乡土树种的利用空间。很多园林绿化植物不耐水湿环境,长江丰水期过后,造成园林绿化树种大量死亡,形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外来入侵植物大量分布,生态风险日益严重。长江岸线芜湖段外来入侵植物有65种,其中对长江岸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外来入侵植物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喜旱莲子草、小蓬草、钻形紫菀、裂叶翅果菊等。切实加强长江岸线植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该保护的要保护,该管控的要管控,为健康长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切实加强长江芜湖段岸线植物多样性保护
(一)根据河湖岸线修复技术规范,合理确定河湖岸线修复指标。围绕河岸带生物恢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及河岸带生境恢复3个维度,从结构稳定性、景观适宜性、生态健康性、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筛选合适、可量化的河湖岸线修复指标,以便更好、更全面地对岸线现状及未来的修复情况进行量化及监管。根据《芜湖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1—2035)》,对城市绿化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进行规划,规定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的80%以上,在规划中明确要求加强对野菱、粗梗水蕨和绶草等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繁育。
(二)大力提升长江岸线“建新绿”行动。为科学精准开展岸线“建新绿”行动,我市印发了《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芜湖)“建新绿”工作方案》、《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芜湖)造林绿化技术方案》和《芜湖市长江岸绿造林建设导则》,从制度上保证了造林作业的进度和质量,对岸线造林设计、施工、管护进一步细化了要求。进一步加强城市尤其是长江岸线植物群落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以养护、恢复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达到有效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目的,在部分自然条件适宜的地段,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进一步美化岸线林带的景观效果。
(三)拓宽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应用场景,强化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 2019 年起我市就着手谋划构建水清岸绿监管平台,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底图,通过历年卫星遥感影像对比,反映长江芜湖段水清岸绿工作成果,同时对长江芜湖段岸线的植绿复绿、湿地保护、水源地保护等进行监管,尤其将长江芜湖段岸线和1公里内区域作为重点监管区域。开创“一张图”式全要素综合管理模式,形成“天上看、地面跑、地下探”立体监管局面,实现全区域、全流程、24小时不间断监管。
此外,我市还通过开展“林长制”、“河(湖)长制”及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长江干流芜湖段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切实加强长江岸线植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为改善长江芜湖段流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巩固完善长江“最美岸线”建设成果,充分考虑长江岸线生态区位、立地条件和造林特点,选择耐水湿、彩化效果较好的树种,提升岸线建设的防护和景观效果。一是在符合政策条件的情况下,大力推进外龙窝湖湿地公园、惠生联圩生态建设、长江天门山段凤鸣湖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建设。二是通过林长、河(湖)长履职,深度督导岸线“建新绿”落实,将长江岸线林带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巡查长江岸线造林绿化、岸线整治、湿地修复和沿江公园建设,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落实造林绿化管护责任。三是继续高标准推动涉湿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置,逐步清除长江等河湖水域岸线乱象,有效改善长江等河湖面貌。
衷心感谢贵党派对林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联系电话:0553-3871380 联系人:唐云鹏
2023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