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个全国土地日:打造点土生金芜湖样板

——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成效巡礼

发布日期:2024-06-25 11:31 来源: 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作者:陶刚 浏览次数:

在第34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看似熟悉的字里行间,饱含着非同一般的寓意:生态文明与机构改革的视野下,土地资源管理重心始终没有变,但是站位更高远,内涵更丰富,责任也更重大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土地是不少,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又是稀缺资源!建城市、搞工业、保生态都要用地,必须精打细算”“不能再无节制扩大建设用地,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资源开发利用既要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

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出台节约集约用地15条改革措施,以“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创新耕地保护机制+配套政策措施”的“1+1+X”政策体系顶格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二,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升。市本级及所辖区多次获国家级表彰和国务院督查激励。

从规划到践行,描绘城市新愿景

投入25亿元完成229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增、提升绿地750.6万平方米、绿道97.1公里;持续优化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城市交通体系;打造“15分钟阅读圈”,建成55座城市书房。

……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拓展着城市高度,民生细节镌刻着城市的格局与温度。

近年来,我市在建设省域副中心的过程中,坚持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引领,持续补短板、提品质、推动城市更新,完善设施配套、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上步伐稳健。

——畅通城市发展“大动脉”

长江三桥正式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顺利通车、备受市民关注的芜湖宣州机场正式通航,通江大道、城南过江隧道、G236长江南路快速化等项目加快建设……随着一个个“大动脉”被打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安全韧性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已初步形成。


今年5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的正式发布,更标志着我市综合交通迈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科学规划交通设施布局,未来,我市交通资源配置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包括区域铁路、公路、水运港口、机场航空和城市双快系统在内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群众的出行将更加便捷。

——构筑优质“三生”空间

“生产、生态、生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芜湖正以一个个项目,一项项工程,一次次改进、优化、提升,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提供坚实的支撑。

在产业用地方面,芜湖市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需求。通过精准测算土地供给潜力规模和结构,将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优先配置给集约利用度高的首位产业项目,鼓励现状工业用地转型为新型产业用地。着力构建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支撑引领,材料、电子电器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制造、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合成生物、氢能储能等未来产业抢滩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公共服务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安徽医院、育红小学江北校区、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一批民生项目正在加快落地。结合“两级中心”建设,集社区级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教育医疗、社区养老和社区商业等服务于一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正在加快构建。

芜湖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支持公园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龙窝湖湿地公园、惠生联圩生态公园,着力打造百里长江生态湾,彰显芜湖“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的城市气场。

——老城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芜湖扎实开展城市更新,通过加强整体谋划,科学划定城市更新单元,采取重点推进、差异化引导的方式,引领城市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


千年古邑——芜湖古城迎新生,便是芜湖推进城市更新的一个典型案例。更新前,古城内环境老旧、交通不畅、街道风貌混杂、公共配套设施缺乏;改造后,古朴雅致老建筑与时尚别致的新建筑交相辉映,四通八达的老街巷与熙熙攘攘的人群,让烟火繁华与沉稳历史并存,俨然成为游人最常去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我市还大力推进环镜湖、老市委党校、老船厂等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后续,还将加快建设城市更新重点示范片区。镜湖区老城区(含范罗山、赭山、大砻坊3个街道)将重点突出城市中心功能、展现滨江文明。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西洋文化、古城文化、美食文化、工业文化,营造富有活力的文化场景;结合八佰伴、步行街、雨耕山等商圈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鸠江区四褐山地区(含四褐山街道)将重点保护和改造活化利用现状丰富的工业遗址,推进文创产业园建设,彰显芜湖历史工业文化特色。

要素保障有力,为发展蓄势赋能

盛夏时节的芜湖,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S24合杭高速公路泰山路大桥可研获省发展改革委批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项目顺利开工,“东数西算”数据中心集群、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速跑”……每个项目建设的背后,都离不开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节约利用增量空间,保障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严格落实全过程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将节约集约用地专章纳入选址综合论证报告、将节地情况作为项目设计依据、将节地工作纳入用地审查环节,全力服务经济社会用地需求。


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项目是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63亿元。为了节约用地,该项目在满足功能前提下优化工程设计,同时通过多方案比选、优化设计等方式提升节地效果,减少工程对耕地的影响。最终在报批阶段仅占用耕地414亩,较预审阶段少占耕地1069亩,其中少占永久基本农田558亩。

——挖潜存量空间,保障首位产业发展

我市坚持首位产业首位推进,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立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依托港口资源优势,着力完善“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挖潜存量土地资源,全力保障首位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以奇瑞公司为代表的首位产业企业,近年来在首位产业政策支持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用地需求大幅增加。芜湖市立足存量用地盘活,高位推进土地要素保障工作,实现近6000亩用地“应保尽保”,其中存量用地占比达到85.4%。


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奇瑞一工厂,采取“退散进集+增容技改”方式保障新项目建设,通过收回相邻4宗117亩低效工业用地,与原厂区1164亩土地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统筹新建15.7万平方米厂房,技术改造38.7万平方米既有厂房,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打造全新高水平奇瑞工厂。项目达产后,产能将由20万台整车提高到50万台整车,年实际产值新增不低于200亿元。

此外,我市围绕首位产业上下游产业链用地需求,整合龙头企业周边土地资源,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市场运作、资源整合、共享共赢”的“五合一”创新模式打造整车制造园区,配套建设零部件产业园区、高标准厂房、科创平台、物流园区、港口码头,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打造产业链项目用地集约化配置新模式,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物流成本。

——矿地一体利用,废弃矿山“复绿生金”

山体裸露、植被损毁、水土流失……几十年的采矿史,曾在这里留下遍地“矿疤”,带来扬尘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欠账”怎么还?繁昌区官山矿区的选择是,将“欠账”重新变成“资产”:通过“矿山修复”,将工业遗迹进行改造再利用,实现废弃矿坑的“复绿生金”。

繁昌区官山矿区原为世界500强企业——安徽海螺水泥配套原料生产基地,始建于2010年,开采矿种为水泥用灰岩,但因原矿区采矿权整合前无序开采形成高陡边坡、坡面裸露严重,视觉观感差,而且矿区闭坑后将形成近635亩深度5米以上的坑塘,后续土地资源难以利用。

为破解繁昌区在“多山少地”客观背景下土地要素保障难题,加快矿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繁昌区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多次踏勘现场,组织设计单位对矿区进行3D建模,历时半年经10余次“现场+实景模型”论证后,明确官山矿区实施矿地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项目实施后,新增建设用地约500亩、林地60亩,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创造直接收益约1.09亿元。极大地降低了矿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修复了治理区的地质环境,解决了矿区及周边水土流失问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官山矿区生态修复前


官山矿区生态修复后

“修复”后的答案,不只是“生金”。将视线转移至市内其他地区,会发现随着多类型主体积极参与、多维度产业综合集成,芜湖正不断拓宽“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绿色平衡。

变低产为高产,腾挪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我市高位推进存量土地的清理盘活,实施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盘活利用工业低效用地2.58万亩,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43个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

——“工业上楼”助推低产变高产

经开区桥北工业园12个村级工业园总占地面积800余亩,容积率约0.6,涉及企业125家,大部分为“小散乱污”企业,平均亩均税收不足2万元。为提升片区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加快村级工业园整治,经开区以“向天空要产值”为导引,以“亩均效益”为准绳,着力推动“危污散乱低”用地清理腾退,分三年建设120万平方米高标准产业园区,推进“工业上楼”。目前,一期4个村级工业园、270余亩土地已完成整体征收,涉及35家企业已全部腾退,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园及智能终端装备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容积率不低于2.5,入园亩均税收不低于30万元。

——从单宗地治理向综合片区治理转变

作为国家级经开区的起步发展区域,“三湖”(银湖、凤鸣湖、蜻蜓湖)周边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环湖企业用地粗放、水质恶化、市政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三生空间”不协调问题日益暴露。

为补上发展短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了“三湖”片区综合整治力度,高起点、大手笔开展整体性规划、一体化治理,计划总投资350亿元,实施综合治理项目75个。规划腾出近5700亩存量建设用地空间,系统导入科创、人才、商务、教育、医疗等功能配套,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三湖”片区蝶变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城市科创走廊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如今的“三湖”片区,“蓝图”已绘,“施工”正酣。产业上,围绕产学研用全链条的国家级智慧科创走廊产业定位,持续腾笼换鸟,优化空间布局。生态上,率先启动水环境治理工程,同步开展长江天门山段凤鸣湖流域生态治理、褐南泵站和犁头尖泵站改造等工程,“悠然见山、水系相连,环湖贯通、时代风华”的生态湖湾即将呈现;民生短板也正在补上,总长约35.35公里环湖路网建设全面启动;规划并建设多所幼儿园、中小学;芜湖第一医疗集团经开院区综合楼已投入使用,三级专科皖南国际医院项目加速推进;工人文化宫、宜邻中心等将陆续建成。

——探索城市消极空间治理新路径

道路拐角变成精致小巧的公园、闲置土地变成玩耍锻炼的乐园、杂乱的灌木丛变成四季赏景的花园……一座座“芜小园”、口袋公园散布在城市之中,一隅之地折射出城市建设的巧妙智慧。


近年来,芜湖市聚焦惠民生、补短板、注活力,将城市闲置房屋、边角地、空闲地以及小块现状绿地等碎片空间变废为宝,统一打造成口袋公园、城市书房、宜邻中心等,集健身、休闲、赏景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助推人与城市、人与自然交流互动,形成功能多元、集约紧凑、有机链接、层次明晰的用地混合复合立体高效配置模式。

目前,我市已累计投资1.4亿元,建成开放芜小园·口袋公园87个(13个在建),新增、提升绿地面积51.46万平方米;植入文化、休闲、便民服务等元素,将十里江湾公园、镜湖公园、中江公园等公园闲置用房改造成城市书房;依托长江三桥桥下现状地貌,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活动、运动健身、观赏游憩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空间。随着一个个城市“边角余料”变身“金边银边”,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也在不断提升。

让资源成资产,激活振兴新动能

在湾沚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正稳慎推进。由政府主导采取“EPCO”方式,委托社会资本统一策划、设计、建设、运营的湾沚区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项目为盘活乡村“沉睡资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了样”。

据悉,该项目是由政府出资租赁闲置农房建设返乡创客中心、生活美学馆等项目用房,社会资本通过流转耕地、水面发展智慧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同时争取了国家和省市区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搞大拆大建,在保留村庄生态肌理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项目启动以来,利用合作社盘活的农田、水面,通过艺创赋能举办艺术节、音乐节、露营节等,鸠兹湾成了聚人气的高地、聚财气的洼地。目前,鸠兹牧歌农场和鸠兹部落露营地运营年收入达180余万元。除了按照占股比例给予群众分红,还吸纳了附近2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收入3500余元;闲置民房租赁金每房每年8000元;盘活闲置宅基地和空巢民房共建“乡创人才公寓”,目前已招引二十余名大学生入住;利用农村空巢老人房屋建设鸠园田居老年公寓,在盘活乡村资源的基础上,解决了老人养老问题;鸠兹湾还打造了人民市集,村民可开店、能卖货,又增加了一笔收入。项目效益好,农民得实惠,形成了多方满意、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市加大农村存量土地挖潜力度,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市财政按照8万元/亩给予资金补助,支持乡镇积极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对拆旧区“多、散、乱”的农村宅基地进行复垦,累计盘活建设用地指标4.1万余亩,用于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集体闲置校舍、卫生室、老旧村部等存量用地,我市还通过与工商资本有力契合,采取出租或入股经营的方式,为村集体带来持续稳定收益。创建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交易平台,采取“农户有偿退出+村集体入股”“农户自营”“宅基地复垦+农户入股”等多种模式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

2023年,全市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311宗8.5万余平米,吸纳社会资本7456万元,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1029万元,带动700余农户就业。(文字、图片来源:芜湖日报)